
年度综述
2003年,突如其来的“非典”带来灾难的同时,给电子商务、网络游戏等互联网服务带来了发展机遇。三大门户搜狐、新浪、网易也均实现了首次全年盈利。这一年,上市、并购等资本运作也如火如荼展开。也是在这一年,网易创始人丁磊成为中国首富。
2003年是电商的春天,阿里巴巴获得长足发展,B2B业务增长的同时,相继推出了C2C平台淘宝网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一时风头无两。在2003年,阿里巴巴B2B平台发展迅速,平均每日新增供求信息量较之2002年同比增长 3—5倍。非典期间,B2B平台上52%的企业出现业绩逆势上升。另外阿里巴巴还拓展新业务,推出C2C平台淘宝网和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此后,淘宝网凭借免费开店策略逐步成为国内最大的C2C交易网站,几乎成为网购的代名词,支付宝也逐步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格局一直延续到今天。其他电商也有消息传出,B2C电商卓越网出售两成股份从美国老虎基金融资5200万元人民币。这也反应了国际资本看好中国的网络交易市场。
2003年,当时的三大代表型企业搜狐、新浪、网易均实现全年盈利。三家企业的股票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上表现优异,尤其以网易最为出色。网易股价自2002年二季度以来探底回升,到2003年10月10日,网易股价已经上攻到70.27美元,资本市场上的表现相当出色。网易创始人丁磊也顺势成为2003年的中国首富。
2003年,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并购、股权融资、上市等资本运作可谓风起云涌。年初,盛大岀让近2成股份,从软银亚洲融资4000万美元,成为当时国内互联网行业最大规模私募融资;11月25日,捜狐斥资3650万美元(合计约3亿元人民币)接连收购游戏行业门户17173网站及房地产网站焦点网,金额在当时也是相当高的;11月21日,Yahoo!出资1.2亿美元购买3721网站。这一年的年末,第二轮互联网上市潮开始涌动。12月10日,携程网登陆美国纳斯达克,首日股价上涨近九成;12月17日,慧聪网也在港交所上市。
核心事件
-
2003年“非典”期间,电子商务与网络游戏迅速发展
-
2003年的“非典”初步催生了宅经济,电商和网游都是受益者。与外出购物的减少相伴生的是电商的繁荣,B2C电商卓越网在当年3月销售额达到1200万元,4月份前20天更是突破了1500万元,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成绩;当当网也宣称浏览量同比增长一倍,销售额同比增长三成。B2B电商阿里巴巴也宣布商家注册量与成交量均增加不少。
网络游戏成为非典时期国人主要的娱乐方式,获得良好发展。这一年网络游戏收费用户数增长一倍至710万,网游市场规模达到13.2亿元人民币,盛大也凭借《传奇》迅速崛起成为互联网巨头。国家也把网络游戏纳入到了“国家863计划”当中,凸显了这一新兴领域正在受到政府关注和认可。这一年游戏产品极大丰富,出现了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网游名字:《传奇3》、《剑网》、《轩辕剑》、《怪兽总动员》、《佣兵传说》、《大海战II》、《西游伏魔录》、《三国策》、《征服》、《凯旋》、《英雄世纪》、《使命》、《新西游记》、《雷霆战队》等。
受到非典期间发展的洗礼,电商和网游成为互联网企业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为互联网贡献了大量收入,也切实改变了人们的购物和娱乐生活。
-
6月12日eBay收购易趣
-
这一年的互联网行业并购好戏连台,巨头纷纷通过并购的形式巩固或扩充自己的业务版图,巧合的是,10年后的2013年同样出现了互联网行业并购狂潮。
2003年1月6日,新浪耗资2080万美元收购广州讯龙,后者是移动增值服务商。这拉开了2003年互联网行业并购大幕;6月12日,eBay以1.5亿美元收购中国当时最大拍卖网站易趣,这是当年电商领域内最大金额的资本运作;7月2日,TOM并购华娱电视;9月,TOM又收购雷霆无极;11月,搜狐完成两笔并购,分別以2050万美元和16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游戏门户17173和房地产门户焦点网,增强了在两个垂直领域的影响力,两个垂直门户至今仍是各自领域的重要主体;11月24日,Yahoo!以1.2亿美元收购周鸿祎创立的3721,周鸿祎随后出任雅虎中国区总裁,Yahoo!也因此获得ICP牌照;12月9日,新浪收购上海财富之旅酒店预订网,价格未透露。一年从头到尾行业并购案例层出不穷。
纵观一年的并购,可谓高潮迭起,有的并购是为了强强联合扩展市场份额,有的并购是外延式并购,帮助企业进入新的领域。
-
2003年阿里巴巴推出淘宝网和支付宝
-
这一年,网民开始大量将购物行为转移到线上。阿里集团也在这一年开始了电商领域的全布局,这一年的动作几乎奠定了未来十年中国电商生态。5月,阿里巴巴投资1亿元人民市创立淘宝网,进军C2C。10月,阿里巴巴推出“支付宝”,为网络交易双方提供包含第三方担保的网络支付服务。淘宝网与支付宝在以后的十年里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购物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阿里巴巴这一年的动作在当初可能没有引起太大反响,但谁也不能否认这确实是深度影响中国电商生态的关键步骤。如今淘宝网可谓是家喻户晓的购物渠道,并进而逐步演化出一种网购文化,流传于国人之间。支付宝也已经是第三方支付的领军企业。
-
2003年三大门户首次实现全年赢利
-
继2002年三大门户首次出现季度盈利后,2003年的三大门户彻底走上发展正轨,实现了全年盈利。新浪2003年全年收入达到1.1430亿美元,全年净利润共3140万美元;搜狐全年收入达到8040万美元,净利润达到2640万美元;网易实现净利润3900万美元,在三家中最高。而在2002年全年,新浪亏损490万美元,搜狐亏损100万美元。
2003年,三大门户全部实现盈利,标志着互联网企业的商业模式是可靠的、可行的,也意味着一个创新型行业开始为客户所认可,一个崭新和光明的未来正在开启。
-
10月14日网易股价升至70美元,丁磊成为中国首富
-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4日,网易股价蹿升到70美元的历史高位,网易创始人丁磊作为持股58.5%的大股东,2003年财富身家达到91亿元人民币,成为新一代中国首富。那年的丁磊只有32岁。之后一直到现在,互联网新贵一直是中国富豪榜的常客,李彦宏、马化腾、陈天桥都曾登上中国首富的王位。
-
12月携程、慧聪上市,启动新一波上市浪潮
-
2003年末,中国互联网产业出现继三大门户上市之后的第二波上市高峰。在12月,携程旅行网、慧聪网实现海外上市,标志着第二波上市潮的开启。12月10号,携程网在纳斯达克上市,首日交易股价上涨89%;12月17号,慧聪国际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之后的几个月内,增值服务运营商掌上灵通在纳斯达克上市,盛大、百度、腾讯、TOM也积极准备上市进程。
上市潮的启动表明中国互联网行业在资本层面再次获得高度认可,而资本层面的支持又为互联网的繁荣补足了资金保障,形成了良性循环。
-
3月“孙志刚事件”推动收容制度废除
-
这一年发生了惨痛的孙志刚事件,网民开始在网络发声,网络推动社会进步的局面开始展现。2003年3月17日晚,来自湖北黄冈的27岁青年孙志刚因未携带任何证件,在广州市天河区黄村大街被当地派出所民警带回询问,随后作为“三无”人员(无身份证、无暂居证、无用工证明的外来人员)送往天河区收容待遣所,3月18日,孙被作为三无人员送往广州市收容遣送站。当晚,孙志刚因“身体不适”被转往市收容人员救护站。20日凌晨,孙志刚遭8名被收治人员轮番殴打,于上午10时20分不治身亡。
此事经媒体报道后,文章当天被各大网站转载,立即激起强烈反应,点击率仅次于非典报道,在网络社会掀起广泛讨论,引发全国关注。网民对于孙志刚的遭遇表达了强烈的同情,对事件表达了强烈的愤慨,引起全社会对于已经过时的收容制度的大反思。
6月20日,国务院公布施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8月1日起,新办法正式施行,已经实施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终于废止。
孙志刚事件的网络反应标志着中国公民开始通过网络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参与公众话题的讨论,并开始深度影响中国的舆论生态。之后网络的社会影响力更加彰显,通过网络,很多腐败行为被曝光,社会不公事件被公众知晓,弱势群体也通过网络获得了关注和帮助。互联网成为中国社会进步发展的助推器。
-
10月起点推出在线收费阅读服务
-
2003年是网络文学继续发展的一年。这一年10月,起点中文网推出“在线收费阅读”服务,成为网络文学盈利模式的重要探索。也是在这一年,晋江文学城网站创立,后来发展成主要的女性文学基地。
在文学作品方面,毕业于福建工程学院的当代作家萧鼎开始在网络写作长篇武侠(古典仙侠)小说《诛仙》,成为玄幻文学的代表作,至今仍有大量爱好者。2007年,游戏公司完美时空将其改编成一款网络游戏,并于2007年开始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