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博物馆

当前位置:历史馆>>1999

年度综述

1999年,迎来了全球互联网热潮的巅峰,是美国互联网公司IPO(首次公开募股)规模最大的一年,有超过200家科技公司上市。互联网泡沬最风行的一年同样影响到中国。1999年的中国网络充满着无限机会和希望,堪称20世纪最重要的中国互联网创业黄金年,阿里巴巴、百度、盛大、天涯社区等一批互联网公司相继成立。1999年7月,中华网正式登陆纳斯达克,为2000年一批中国概念网络股接踵而至打响了头炮。当年更有新浪获得了2500万美元的海外风险投资。1999年,资本的热捧,对海外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担忧使国人展开了互联网是革命还是泡沬的大讨论。对于国内互联网产业而言,虽然有中华网的上市、多家互联网公司的相继成立,门户、电子商务等互联网商业模式迎来发展浪潮,但互联网引领的虚拟经济仍然只是刚刚登上舞台的一角。在人们对互联网泡沬的期望与担忧中,互联网对社会产生深远变革影响的步伐在继续前行,一场信息传播的革命正在拉开序幕。

1998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上指出,在加强传统的文字和声像传播手段的同时,应利用最先进的第四媒体——互联网(Internet),“第四媒体”的概念正式提出。第二届亚太地区报刊与科技和社会发展研讨会于1999年4月14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来自亚太地区10个国家和地区100多家新闻媒体、研究机构和相关企业的代表参加了该项会议,与会专家提出:一个以Internet和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第四媒体”的影响力在10-20年之内将可能超过传统媒体,并将迅速崛起。

1999年,国内互联网传播领域发生了多起重大的里程碑事件,网络作为中国第四大传媒形态的地位姿态初步奠定。新浪、搜狐、网易等门户网站以及开通的大量新网站开始涉足新闻传播。新浪网在国内率先报道“北约导弹击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网络媒体的传播力量开始显现。中央首次提出以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并开启了对新闻媒体网站的调研与视察,加大新闻媒体网站建设的力度,《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关于加强国际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的发布,明确了今后网络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方向,并对网上新闻信息发布提出了规范原则,《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的发布也在赋予网络媒体权利的同时第一次约束了其职责与义务。强国论坛的诞生打开了网络媒体在中国洞察和影响社会舆论的窗口。历经十余年的发展,网络媒体已经成为网民了解信息的主要途径。网络的互动性、即时性等特点使得网络媒体逐步成为影响社会舆论的重要手段。

核心事件

10月16日中央下发关于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

  1999年2月26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信息传播业正面临着一场深刻革命,以数字压缩技术和卫星通信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应用,使信息达到的范围、传播的速度与效果显著增大和提高。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改造,积极掌握和运用现代传播手段。这是首次见诸公开报道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新闻媒体要积极利用网络传播的重要指示。1999年5月8日,美国及北约袭击我驻南大使馆”5.8“事件发生后,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再次引起中央领导高度的关注。中宣部长丁关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赵启正相继到中央主要新闻媒体网站进行视察和调研,提出要加大新闻媒体网站建设的力度。网络媒体的便捷性、交互性、全球化等传播特征正在拉开新闻传播的新序幕。1999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转发《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关于加强国际互联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1999〕33号),这是中央关于网络新闻宣传工作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文件从争夺21世纪思想舆论阵地的一个制高点的高度,明确了今后网络新闻宣传工作发展的方向,并对网上新闻信息发布提出了规范原则。

6月19日强国论坛诞生

1999年5月,科索沃战争,北约声称误炸中国大使馆。新浪网在国内率先报道“北约导弹击中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事件”,成为网民追逐的热点,访问瞬间达到平时的5倍以上。网络媒体的传播力量开始显现。北约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发生后,国人寻找种种表达抗议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5月9日,人民日报网络版果断开设了“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这是中国官方媒体所办网络版的第一个论坛。大量网民聚集到该论坛,以高度的爱国情怀积极参与其中,纷纷表示坚决支持我国政府的立场,强烈声讨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有网友以全球华人反美反北约大联盟的名义发文说“我们坚决拥护和支持中国政府的严明,我们告诉美国人,具有光荣爱国传统的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我们将竭尽全部力量来捍卫国家的尊严和主权。”开设短短3天时间内,就收到来自全球华人发来的帖子4万多个。6月19日晚,“抗议论坛”改版为“强国论坛”,网友共上传了9万余条帖子。强国论坛为此事件提供了强大的舆论声援,传达了人民群众真实的呼声。从此也被视为中国政治与民意的第一窗口。时政性、民族性、国际性的标签显得格外耀眼。人民网总裁何加正如此评价强国论坛,“以强国兴邦,讨论时事,建言献策为宗旨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政治性论坛”。历经十五载的发展,强国论坛影响力日渐深入,被誉为汇聚大时代“民声”的中文第一时政论坛。

4月15日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出台

1999年4月15日,国内23家有影响的网络媒体首次聚会,为加强中国新闻界新兴的网络媒体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营造中国网络媒体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本着“合作、公平、发展”的精神,原则通过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呼吁全社会重视和保护网上信息产权。

1999年,我国新闻媒体兴办网络版的已有100多家,但同时,也有个别商业站点由于缺乏信息源,未经授权大量摘抄各媒体网络版的信息,实际上严重损害了被摘抄单位的知识产权。侵犯新闻媒体的著作权等负面事件引发网络新闻发布与信息传播秩序的讨论。新华社、人民日报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牵头组织了这次中国网络媒体的会议。与会代表探讨了网络媒体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并一致对当前网上媒体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保护表示高度关注,会议原则通过了《中国新闻界网络媒体公约》。公约呼吁,网上媒体应充分尊重相互之间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呼吁全社会尊重网上的信息产权和知识产权,坚决反对和抵制任何相关侵权行为,对于侵权行为,公约单位将共同行动,联合抵制;其次,各公约单位郑重约定,凡不属于此公约的其他网站,如需引用公约单位的信息,应经过授权并支付相应的费用,使用时,或注明出处,或建立链接;各网络媒体无论规格高低,实力大小,实行在信息产权面前人人平等。在行业道德等方面,公约呼吁,作为网络媒体,无论是一个媒体单位,还是其相关的从业人员都应遵守新闻媒体所应有的职业道德,服从国家制定的有关新闻媒体的政策法律法规,遵循新闻媒体所具有的基本准则和基本规律。网络新闻传播的自律意识行动先行,形成了第一份有约束力的行业规范,为网络媒体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行业环境。

7月12日中国网络概念第一股的中华网在纳斯达克上市

1999年7月,科技股与网络股带动纳斯达克市场狂飙,全球互联网泡沫达到巅峰状态。7月12日,中国网络概念第一股的中华网在纳斯达克上市。该股发售时超额认购十几倍,取得9669万美元现金,430万股票定价每股20美元,开盘即飙升至60美元,全日涨幅200%。在路演结束时它已经取得40亿美元的超额认购。2000年2月,中华网股价一度高达220.31美元,市值一度超过50亿美元。2000年3月,中华网分拆旗下的门户网站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募资1.7亿美元。中华网的成功上市为随后一批中国概念网络股的接踵而至开了好头,为中国互联网一批创业公司募集发展资本之路开创了先河。中国互联网第一次热潮正在资本的热捧下逐渐攀升至顶峰。

5月18日首家B2C电子商务网站8848诞生

1999年“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王峻涛创办“8848”,并在当年融资260万美元,标志着国内第一家B2C电子商务网站诞生。—批电子商务先行者相继在当年成立,崭露头角。邵亦波创办国内首家C2C电子商务平台“易趣网”。沈南鹏、梁建章、季琦、范敏创办携程网。李国庆和俞渝创建了中国第一家网上书店当当网。两大电商模式:B2C和C2C相继商业萌芽,迎来了电子商务发展的第一次浪潮。

1999年6月,《数字化经济》一书在8848首发,成为中国网上首发图书。9月,8848网站成为“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中志愿者访问量最多的电子商务站点。同时,还与招商银行合作,首家在全国19个城市开通了网上在线支付功能。10月,与中国速递总公司签署协议,开通全国441个城市的货物快速配送系统和货款代收系统。当时,8848销售的商品数量将近20万种,注册用户数量约30万人。8848在成立一年之间完成了渠道、物流、支付三大电子商务核心的基本部署,被誉为当时“中国电子商务领头羊”。8848由美国与中国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共同投资,注册资金2900万美元。虽然在2002年,为实现海外上市,8848完成了内资到外资的转化,但是却遭遇了股市互联网泡沬的破灭,上市之路被阻断。为了迎合投资者,8848对核心的B2C业务进行了调整,推出B2B业务,再次转向电子商务平台业务。脱离了电商核心竞争力的8848最终在2000年被拆分为B2C和B2B两大公司,在整体电商环境还不成熟、资本与企业矛盾重重等因素下,走向了下坡路,但却为中国电子商务探寻未来发展之路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案例。

9月招商银行在国内全面启动网上银行服务

1999年9月26日,招商银行正式宣布网上银行计划“一网通”,率先在国内全面启动网上银行服务,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将招商银行推出“一网通”列为1999年互联网10件大事之一。北京大学的一位男学生情人节在网上给女朋友买了一束玫瑰花,成为使用一网通的第一人。当年著名的72小时网络生存实验中,参赛者也通过一网通成功购买到豆浆(一名大学生参加一个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活动,通过成功购买一杯豆浆问鼎)。

1995年10月,招商银行在深圳推出的客户终端系统即是一网通的早期雏形。客户通过终端与银行电脑联网就可以办理业务。在物理网点需要审批、扩张进度缓慢的情况下,招商银行1998年正式推出面向个人客户的网上银行——“一网通”,成为国内首家提供互联网支付服务的银行,解决了银行服务的物理距离束缚。“一网通”最初只在深圳地区试运行,后逐渐推广到各分行。1999年6月,“一网通”网上支付系统正式实现全国联网,客户通过招行网上银行的消费活动从此不再受任何地域限制,为后续电子商务的发展打通了支付这一关键一环。9月份,招商银行构建起由网上企业银行、网上个人银行、网上证券、网上商城、网上支付等组成的综合网络金融服务体系。招行一网通的全面推出,是我国商业银行利用信息技术实现金融创新的成功案例,推动了国内商业银行服务观念和方式的变革。

8月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

由人民日报网络版等国内十家新闻媒体及梦想家中文网共同主办的中国首届“72小时网络生存测试”活动,于9月3日至6日在京、沪、穗三地同时举行。此次活动引发积极的报名热潮,展现了网络世界充满诱惑的强大吸引力。截止8月31日,共吸引了5068人在网上报名参加。最终选出了12名背景各异的志愿者,在完全封闭、没有水和食物的环境中,靠主办机构发的1500元人民币现金,通过网络购买所有生活必需品、进行网上交流与娱乐,完成了一次72小时的生存测试。他们能否依赖网络实现与他人的联系获取帮助,并在网络世界里完成最基本的生存体验,网络到底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发生着怎样的联系?普通人利用网络对于大众的价值何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如何?这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对互联网的全民关注热潮。尤其对我国电子商务的未来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价值。此次活动除一人中途退出外,其他人均通过了严格的测试。

12月10日首位中国网络小姐诞生

1999年9月1日,首届“爱立信杯”中国网络小姐选拔赛拉开序幕,来自计算机、通信、教育、银行等各行各业的70后年轻女性近5000人报名参赛。首次中国网络小姐选举不同于以往的选美,组委会强调网络知识与对网络的理解应用是评选的决定性因素,参选者必须建有个人主页。来自浙江的网名为“菜青虫”的陈帆红拔得头筹,摘得首届中国网络小姐桂冠。

陈帆红曾经在多次网络应用大赛中获奖,1998年5月还建立了个人主页——菜青虫之家。同时,由于她本人身有疾病,还曾参与了宁波公用信息网医疗卫生栏目的网站建设。陈帆红的夺冠充分展现了首届网络小姐作为新时代知识女性的风貌。在比赛过程中,陈帆红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参加韵律操等才艺的展示,险些被组委会取消比赛资格的波折过程更是引发了“网络与现实中人的平等问题”等问题的深思与探讨。最终,在广大网民的声援和浙江赛区的共同努力下,11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大赛主办方网站上发布了《中国互联网络大赛组委会为陈帆红参赛铺平道路》的文章,大赛秘书长胡建生代表组委会声明陈帆红具有参赛资格。组委会最终修改了比赛的评分方法,鼓励选手们发挥自己的的独特才能。陈帆红也在她的个人网站上发表了题为《我看中国互联网络大赛组委会为陈帆红参赛铺平道路》的文章,希望“网络与现实中人的平等问题”及“网络的真实含义”等问题能够在今后的比赛过程中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