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综述
正所谓历经艰险才能功德圆满。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的努力终于在1994年4月20日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中国完成了全功能接入互联网的愿望,成为全球互联网大家庭的一员。
4月20日这个中国互联网诞生之日,值得我国互联网业界以及所有互联网人永远铭记。按照国际惯例,互联网可以使用在军事、教育、科研、政治、商业等各个领域。
7月,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试验网开通;8月,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正式立项;9月,通过美国Sprint公司开通2条64K专线(一条在北京,另一条在上海);10月,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CHINANET)开通,并且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设全面启动。这一系列高效有序的推进,标志着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势头即将到来。
中国在完成跨入互联网元年之后,迎来了社会、产业、文化、科研、教育等全面的发展热潮。如今中国在互联网这一新的人类生存空间中,已经取得极大的成就。不仅在网民数量上全球第一,而且改变了世界主要互联网应用服务或企业被美国一家垄断的局面。2013年底的网民已经接近6亿,是发达国家前五名的网民数量之和;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历经20年的市场洗礼,形成了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技术以及创新商业模式,众多企业赴香港、美国金融市场融资,同时受到资本市场的亲睐和追捧。当前,中国大陆的互联网企业在全球市值排行榜中已经占据3席(BAT:百度,阿里,腾讯),如果从国家排名上看,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互联网国度。
“吃水不忘挖井人”,回顾过去20年互联网在中国的落地、生根、发芽和成长,唤醒了无数人的才情,激发了无数人的激情,鼓舞了无数人的创业豪情,也成就了无数人的梦想和事业。20年之后的今天,站在前辈们铺垫的互联网大平台上,我们要向每一位为开创中国互联网事业做出贡献、付出心血和才华的人致敬!
核心事件
-
4月20日中国正式成为互联网大家庭的一员
-
1994年接入互联网的努力可以追溯到“第一封邮件”。1987年电子邮件的发送成功算是一个初步成果。同年9月25日,英文版的中国日报刊登了这一消息,“中国与世界10000个大学、研究所和计算机厂家建立了计算机连接。这个连接通过北京与卡尔斯鲁厄的两台西门子计算机实现”。11月8日,NFS的主任斯特芬·沃尔夫(Stephen Wolff)表达了对中国接入国际计算机网络的欢迎。
1990年10月10日,王运丰教授在卡尔斯鲁厄大学与措恩教授商讨了中国网络的应用,尤其是CANET和中国申请国际域名的问题。
1994年4月初,中美科技合作联委会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会前,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代表中方向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重申连入Internet的要求,这次终于得到认可。于是,在4月20日——历史不能遗忘的日子,NCFC工程通过美国Sprint公司连入Internet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关于.CN域名,从1991年1月起,.CN域名初级服务器由卡尔斯鲁厄大学运行着,一直到1995年5月中国和美国建立了直接的互联网连接后,终于落户中国。
-
5月15日中国第一个Web网站岀现
-
1994年5月15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了国内第一个Web服务器,推出中国第一套网页,内容除介绍中国高科技发展外,还有一个栏目叫“Tour in China”。此后,该栏目开始提供包括新闻、经济、文化、商贸等更为广泛的图文并茂的信息,并改名为《中国之窗》。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在积极研究和利用互联网方面走在了前列。1994 年5月17日,高能所与位于美国加州的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建立的TCP/IP连接,在技术方面优势明显,这种新型通信协议使用虚拟路由(区别于X.25),并进行可靠的数据传输,使通信应用上不再限于电子邮件,还能支持文件传输(FTP)、远程登录(TELNET)等等。
-
7月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开始筹建
-
早期的互联网使用以科研工作者为主,建设全国性的信息网络也是主要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服务。CERNET的筹建也就顺理成章开始逐步启动。
1994年7月初,由清华大学等六所高校建设的“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CERNET)”试验网开通,该网络釆用IP/X.25技术,连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西安等五所城市,并通过NCFC的国际出口与Internet互联,成为运行TCP/IP 协议的计算机互联网络。8月,CERNET项目建议书正式立项,要求尽快形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月,通过评审,确定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邮电学院参加CERNET示范工程的筹备工作。
11月2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准“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示范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由国家教育委员会主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十所高校承担建设。
此后众多高校积极参与,并于12月14日,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CERNET学术年会,全国50多所重点高校的代表出席了会议。会议对我国高校校园网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